为什么 iPhone 能够让你「纵享丝滑」?

为什么 iPhone 能够让你「纵享丝滑」?

在 iOS 的设计当中,系统对于手势操作必须进行预判,为用户的下一步操作提前做好准备,这样就可以让连贯的操作看起来更加顺畅。

比如在返回主界面的时候系统已经为滑动桌面进行了预判,这两个操作甚至可以同时进行。

比如在应用运行的时候进入多任务后台,在应用启动的一瞬间,系统已经为进入多任务后台做好了准备。

iOS 的系统预判除了用户最常用的一些操作之外,甚至连「反悔」也考虑到了,比如在启动 App 的时候直接让其退回主界面。

对于系统预判,iOS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例子,就是在启动照片 App 但并未完全打开的情况下,已经可以进行照片预览的操作了。

界面回弹效果

我们都知道,iOS 系统在页面的顶部和底部区域有一个回弹效果,告诉用户已经到顶/底了,同时可以让用户感觉到更加灵巧。如果没有回弹效果,界面看起来就相对死板和生硬。

多维度的触发方式

类似启动多任务手势这种最常见的操作,系统并不是通过手指滑动的时间作为触发条件,而是速度、力量以及距离,这就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触发的可能,同时用户习惯一旦养成,这种多维度的触发方式反而可以更快速的完成操作。

动画加速度

使用 3D Touch 打开控制中心的某个卡片,动画效果是有加速度的,这种「快速向你靠近」的设定可以让用户感觉卡片启动是被加快的。

点按区域

除了滑动操作之外,用户点按屏幕的操作应该说是最多的,在 iOS 系统中,触摸区域是以目标点为中心的圆形,更契合用户手指的形状,增加操作的成功率。

以计算器为例,触摸区域是整个数字圆形,即便是数字靠外一点也可以成功。更重要的是,如果你反悔了,只需要在手指没有离开屏幕的情况下移开就可以了,而如果再次返回,数字又可以被重新选择。

iOS 有后悔药

在前文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 iOS 对于用户反悔的设定,其实类似的「后悔药」在系统中随处可见。

比如在启动 3D Touch 的一瞬间如果只是按错了,可以直接滑动页面或进行其他操作,而 3D Touch 就会被自动取消。

以上就是苹果在主体演讲中的一些主要内容,对于庞大的 iOS 系统体系而言,这些都只是冰山一角,用户在平时使用 iPhone 时恐怕也并不会发现。

科技的本质就是让人感受不到科技的存在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